< 回到新聞列表
share to Facebook
2019/12/28蘋果日報
【2019時尚10大】永別香奈兒英雄卡爾拉格斐 精品秒跪謝罪「台灣非國家」
【2019時尚10大】永別香奈兒英雄卡爾拉格斐 精品秒跪謝罪「台灣非國家」
紛紛擾擾中將送走2019年,雖然谷歌大神是最強大的新聞記錄員,但這些爭議事件簿、風雲人物,是如何翻新時尚產業歷史,總歸還是需要人腦定奪。比方說,精品界一直在改寫奢侈品定義,以前是800個小時刺繡縫衣叫做奢侈品,今年的技藝造詣更加艱深奧妙,大品牌接棒式對中國秒跪謝罪,精品學堂又教授一門新課,關於真正的奢侈品,它叫做「骨氣」。
盤點年度10大時尚事件,「老佛爺」卡爾拉格斐(Karl Lagerfeld)於2月病逝位列頭號新聞,60年職涯裡他無論是設計上的先鋒視野,或將凋零香奈兒(CHANEL)扭轉成空前盛世,那股堅守崗位直至末刻的創作熱情,足為後輩表率。新聞自成一面明鏡,掌聲跟噓聲裡頭,皆有耐人尋味的醒世使命。
1. 卡爾拉格斐60年職涯畫句點 香奈兒靜獻完結篇
85歲「老佛爺」卡爾拉格斐於2月19日因胰臟癌病逝,3月香奈兒在巴黎大皇宮搭建白雪皚皚的木屋度假村,發表他與繼任者Virginie Viard共同完成的最後之作。秀尾聲安排David Bowie那首《Heros》是個很精準的緬懷節奏,1983年他接手休眠中的香奈兒,數年光景就讓山茶花從枯萎變綻放,奠定時裝屋邀聘設計師的合作典範模式。遺憾的是他這本行走的百科全書,授課長達36年,卻在2019年寫完最終章。
卡爾的豐功偉業,族繁不及備載,幫Chloe、FENDI操刀時期留下無數亮點,但不可否認的最高成就當屬香奈兒再造神話,他的設計脈絡不是毀滅性覆蓋,他以獨到手法揣摩Gabrielle Chanel手筆,事實證明此刻的香奈兒,已達到連創始人都望塵莫及的魔幻號召力。在「Karl For Ever」追思會之前,香奈兒連續第2年公布財報,2018年度營收跟2017年同期相比,大漲10.5%至98億歐元(約3500億元台幣),放眼當今業界,能跟此銷售規模互相抗衡的也只有LOUIS VUITTON。
2. T恤、官網列台北台灣 精品掀微博道歉潮
2019年夏季的精品圈深陷政治地雷區,8月中國網民發起名牌獵巫潮,開始糾察品牌官網或T恤設計將台港澳列為國家,接下來就發生「今天輪到誰秒跪謝罪」的劇碼,像是VERSACE、COACH、GIVENCHY、SWAROVSKI、CALVIN KLEIN、VALENTINO等,接連在微博發表道歉聲明,重申堅決維護中國領土完整。各品牌的中國代言人如楊冪、劉雯、易烊千璽等,零時差做切割,跟品牌解約以示神聖的愛國情操。
10月中旬,DIOR在杭州校園演說的簡報內容,出現一張中國地圖卻獨缺台灣,同樣在微博被圍剿,品牌緊急於半夜2時15分發表聲明:「個別迪奧員工的錯誤表述言論,絕不代表公司和品牌一如既往的中國立場!」向來優雅高冷的DIOR在道歉稿的遣詞用字,完全情深意切,「迪奧珍惜中國人民的情感、迪奧是中國的朋友,和14億中國人民同歡共祝新中國70華誕」、「迪奧對中國的誠摯熱愛之心無可置疑」。
3. Peter Lindbergh 74歲辭世 寫實黑白肖像成絕響
如果要用一張照片,代表90年代超模黃金盛世,那麼Peter Lindbergh為辛蒂克勞馥等5超模拍攝的1990年1月號英國版《VOGUE》封面,堪稱頭號代表作。這位時尚攝影大師於9月初以74歲之齡離世,身後留下一幅幅故事力道飽滿,又能穿透靈魂的黑白肖像大作,跟著他消失的是捨棄後製的零修圖功力,等同是一個真實記錄時尚的大時代謝幕了。
他出生於波蘭、成長於德國,90年代塑造出內斂又具情感厚度的影像風格,被視為是取代浮誇80年代最關鍵性的反撲人物。他的名言包括:「讓女性從對青春和完美的恐懼中解放,是當代攝影師的責任。」另有:「我從不修片,就算主角看起來很累又怎樣?她累且美麗著。」辛蒂克勞馥回憶大師這麼說:「他有自己理解燈光的方式,他喜歡陰天,也知道如何把光芒帶入主角眼中。」
4. 年度人氣王Daniel Lee BV業績漲又擒拿4座獎
2019年度人氣王,理所當然由BOTTEGA VENETA(BV)創意總監、33歲設計師Daniel Lee勝出。2月他才發表接掌BV的首場秀,12月「英國時尚大獎」便成功搜刮4座獎,風光極了。去年他對時尚圈來說還是個生面孔,憑藉過去1年幫BV營造的摩登簡約形象贏得滿堂彩,雲朵包(The Pouch)跟方頭鞋接連成為爆款。
從爆紅現象凸顯的事實,原來填補CELINE Phoebe Philo舊盛世的缺口,是一門好生意。Daniel的銳利乾淨筆觸,師承Phoebe的極簡風格,市場上找得到一堆Phoebe路線替代品,但論及面料等級、版型造詣,競爭者實力都太弱,BV註定出線。財報數字也佐證了BV旺盛氣勢,品牌2019年第3季度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.8%,銷售額達2.84億歐元,約為99億元台幣。
5. LVMH兩度加碼吃下TIFFANY 豪氣價5千億台幣
《第凡內早餐》電影一開場,女星奧黛麗赫本在清晨盯著紐約第5大道的TIFFANY & CO.珠寶店櫥窗,吃著可頌配咖啡,她的優雅裝扮品味,加上描寫女人對鑽石珠寶的原始慾望之傳神,此景不僅是影史經典,也讓TIFFANY藍盒子傳奇在無形中深耕茁壯。
11月下旬,精品龍頭LVMH集團宣布以167億美元(約5095億元台幣)收購TIFFANY & CO.,豪氣手筆創下精品併購史上最高紀錄,超越同集團2011年以52億美元收購BVLGARI。不少財經分析師認為,LVMH從每股120美元、兩度加價至135美元全現金才娶親成功,溢價收購存在很大的疑問空間。但總歸來說,LVMH想跟Cartier、Van Cleef & Arpels隸屬的歷峯集團競爭,將TIFFANY納入囊中形成有力助攻,對於LVMH拓展美國的珠寶市場為一大利多。
以營收數字來看,LVMH旗下的寶格麗2018年總營收為41.23億歐元(約1402億元台幣),但其中美國市場營業額僅占9%;Tiffany 2018年總營收為44.4億美元(約1350億元台幣),美國市場占總額的39.6%,為寶格麗美國業績的4倍之多。
6. MET Gala精彩切題 「敢曝」秀瘋狂眾生相
MET Gala(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晚宴)今年娛樂效果爆棚,紅毯主題從展覽「CAMP:Notes on Fashion」(敢曝:時尚筆記)而來,為了契合怪美浮誇的做作精髓,明星造型集體飛越外太空,將本屆整體成績推向近年之最,奇幻指數完全不輸給2011年主題「亞歷山大麥昆:野性之美」,及2015年主題「中國:鏡花水月」。
晚宴共同主席女神卡卡上演了歷時16.5分鐘的4度換裝秀,戲劇轉折是當晚No.1。另外,凱蒂佩芮的MOSCHINO水晶燈裝,伊薩米樂的奇幻7隻眼搭配BURBERRY曳地正裝,傑瑞德雷托提著自己的複製人頭搭配GUCCI鬼魅紅袍,瘋狂眾生相實在過癮。
明年MET Gala主題為「About Time: Fashion and Duration」(關於時間:時尚與雋永),主要合作品牌為LOUIS VUITTON,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ere將是共同策劃人,精彩度能否拚得上今年,2020年5月4日周一晚間便揭曉。
7. 維密秀24年曲終人散 性感天使不敵時代演進
億級年薪的超模們,奮力扛起狀似飛龍在天、異形或宗教法器的大翅膀,五官展露「全世界我最美」的選美式笑容,再加上一身不知所云的性感內衣,這些都是「維密秀」長年模式,也就是美國內衣品牌「維多利亞的祕密」(Victoria’s Secret) 固定11或12月的年度發表會。今年從維密天使爆料大秀被腰斬,到停止電視轉播,最後官宣停辦大秀,歹戲拖棚超過半年,終於可以跟它說句「慢走不送」。
1995年首次舉辦內衣秀,2001年維密秀首度電視轉播,曾創下全球1240萬收看人次,去年則為330萬人次。18年來女性主義抬頭,時裝潮流的性感定義已經翻新好幾輪,老是叫中性瀟灑的劉雯,穿上很多條累贅綁繩的Bra去挑逗觀眾,是件異常尷尬的事。視覺虐待如今主動屏蔽,謝天謝地。
8. 喜劇演員亂入CHANEL秀 行為藝術引正反兩極評價
數位傳播年代,每個人僅需5分鐘就可以紅遍全世界。現年28歲的法國YouTuber、喜劇演員Marie Benoliel,突然在10月香奈兒大皇宮秀謝幕時爬上伸展台,隨著模特兒群走一小段貓步,接下來的畫面,成為當季時裝周最廣為傳播的影像之一,超模Gigi Hadid當機立斷化身保全人員,強勢護送她下台。
在沒有秀票的情況下,她單憑一套媽媽的香奈兒斜紋軟呢套裝,加上跟核票人員交涉的上流演技,便成功闖關巴黎安檢最嚴格的香奈兒秀場。有人認同這是一齣行為藝術,也有人批評她的脫序行為是建立在破壞他人創作之上,她則說動機就只是好玩,連帶也酸了全場觀眾,「時裝就應該要歡樂有趣,但我覺得現在時尚不再帶來快樂,反倒讓人變得可笑又自以為是」。
9. 零售黑暗期! BARNEYS、Zac Posen、Forever 21破產
零售業敲起喪鐘,時尚不同領域代表都傳出破產憾事。老派時尚人去紐約的固定行程點──精品百貨BARNEYS NEW YORK,於8月正式聲請破產,網購衝擊實體店鋪銷售,賺的錢變少又等於全數奉獻給房東,讓這家擁有96年歷史的指標性奢侈品百貨也難挽頹勢。另一廂,以美人魚輪廓晚裝著稱的紐約設計師Zac Posen,11月無預警宣布個人品牌倒閉,即刻遣散全數60名員工。儘管他備受好萊塢女星青睞,無奈媒體名氣不等於銷售上的免死金牌。
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,繼全面退出台灣、中國、日本市場之後,9月底正式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。品牌全盛時期的年銷售額超過1200億元台幣,簡言之,韓裔創辦人張東文的封閉式家族管理,受大型旗艦店租金拖垮,加上快時尚式微態勢,全列入衰敗主因。
10. 激情瞬間──翹臀珍美豔凍結VERSACE‧DRIES VAN NOTEN x LACROIX老英雄聯盟湧掌聲
9月時裝周,有兩個激情四射的瞬間。時刻一:「翹臀珍」珍妮佛羅培茲(Jennifer Lopez)在VERSACE米蘭秀突擊式壓軸,製造出年度秀場最大驚喜。1999年她穿上VERSACE叢林印花禮服現身葛萊美獎紅毯,開高衩的性感逼人氣勢,讓全球網友瘋狂搜尋照片,這事件促使Google開發圖片搜尋功能。過去20年歲月彷彿凍結,2019年她再穿上叢林印花禮服,依然美豔不可方物。
時刻二:比利時設計師Dries Van Noten想向1980年代訂製服盛世致敬,於是找來退出時尚界的一代華麗宗師Christian Lacroix,共同創作2020春夏女裝,並在巴黎秀上連袂謝幕。一種用老派浪漫情懷,對抗崩壞環境的美麗吶喊,罕見讓眾人放下手機,秀場長期消失的鼓掌聲,又再度熱烈起來。
年輕讀者看Christian Lacroix或許陌生,他在上個世紀以巴洛克宮廷、亞維儂豔麗色調、極繁主義等藝術手筆,成功打響個人品牌,由於難以跟商業操作妥協,於2009年宣布破產並退出時尚圈,投身設計戲服等創作領域。
Dries Van Noten對《紐約時報》提及,構思春夏系列時他想到全球亂象,進而懷念起1980、1990年代的訂製服美好年代,接著就出現了Christian名字。雙方從3月透過e-mail開始接觸,第一次在安特衛普工作室碰面,Christian見到準備就緒的緹花布、緞帶、斑馬面料等,開口道:「Dries,你不需要我。」對方回應:「但我非常需要你。」後來歷經7次會面,成就了集雙方功力的華美之作。Dries表示此次合作讓他受益良多,Christian則斬釘截鐵說:「一切很美妙,但這是我在時尚界的最終日了。」(薛佳甯/台北報導)


Karl Lagerfeld最後一次現身謝幕,在2018年12月香奈兒的紐約工坊秀,左邊是他最仰賴的左右手、現任香奈兒設計師Virginie Viard,右邊則是最寵愛的小小男模Hudson Kroenig。 品牌提供 
香奈兒3月在巴黎大皇宮,發表卡爾與繼任者Virginie Viard共同完成的告別作。翻攝香奈兒IG 
DIOR因一場校園演說,簡報出現一張中國地圖卻獨缺台灣,緊急在微博聲明道歉。翻攝官方微博 
1990年1月號英國版《VOGUE》封面,集結Cindy Crawford(右起)、Christy Turlington、Tatjana Patitz、Linda Evangelista、Naomi Campbell,成為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時尚影像。翻攝Peter Lindbergh IG 
Peter Lindbergh的時尚大片,不僅刻畫出時裝的摩登氣韻,多年後回顧更能凸顯一股藝術運鏡的雋永魅力。圖為1997年義大利版《VOGUE》作品。翻攝Peter Lindbergh IG 
黑白肖像攝影大師Peter Lindbergh,1944年11月23日生於波蘭,2019年9月3日卒於法國巴黎。翻攝Peter Lindbergh IG 
BV創意總監Daniel Lee橫掃「英國時尚大獎」4個主要獎項:年度設計師、年度配件設計師、年度英國女裝設計師,再加上BV贏得年度品牌大獎。法新社 
LVMH集團宣布以167億美元(約5095億元台幣)收購TIFFANY & CO.,主席阿諾在IG歡迎藍盒子加入大家庭。翻攝集團IG 
《第凡內早餐》開頭,奧黛麗赫本在清晨盯著紐約第5大道的TIFFANY & CO.珠寶店櫥窗,吃著可頌配咖啡,此景不僅是影史經典,也讓TIFFANY藍盒子傳奇在無形中深耕茁壯。翻攝畫面 
女神卡卡今年擔任MET Gala共同主席,在紅毯上4度換裝,與敢曝十分切題。法新社 
中國超模劉雯(左起)、何穗、奚夢瑤在2016年維密秀上合體,對著鏡頭狂放電。資料照片 
喜劇演員Marie Benoliel亂入香奈兒3月秀場,超模Gigi Hadid當機立斷請她下台,被封為「今日最佳維安人員」。達志 
性感舞孃Tilda Von Teese穿上ZAC POSEN經典美人魚裝,後方為設計師本人。翻攝設計師IG 
精彩瞬間Part 1:珍妮佛羅培茲穿上VERSACE叢林禮服在米蘭秀壓軸,登上年度秀場最大驚喜。翻攝品牌IG 
精彩瞬間Part 2:「時尚老英雄聯盟」Dries Van Noten與Christian Lacroix,在巴黎2020春夏秀場連袂謝幕,讓不少時尚人深受感動。達志
盤點年度10大時尚事件,「老佛爺」卡爾拉格斐(Karl Lagerfeld)於2月病逝位列頭號新聞,60年職涯裡他無論是設計上的先鋒視野,或將凋零香奈兒(CHANEL)扭轉成空前盛世,那股堅守崗位直至末刻的創作熱情,足為後輩表率。新聞自成一面明鏡,掌聲跟噓聲裡頭,皆有耐人尋味的醒世使命。
1. 卡爾拉格斐60年職涯畫句點 香奈兒靜獻完結篇
85歲「老佛爺」卡爾拉格斐於2月19日因胰臟癌病逝,3月香奈兒在巴黎大皇宮搭建白雪皚皚的木屋度假村,發表他與繼任者Virginie Viard共同完成的最後之作。秀尾聲安排David Bowie那首《Heros》是個很精準的緬懷節奏,1983年他接手休眠中的香奈兒,數年光景就讓山茶花從枯萎變綻放,奠定時裝屋邀聘設計師的合作典範模式。遺憾的是他這本行走的百科全書,授課長達36年,卻在2019年寫完最終章。
卡爾的豐功偉業,族繁不及備載,幫Chloe、FENDI操刀時期留下無數亮點,但不可否認的最高成就當屬香奈兒再造神話,他的設計脈絡不是毀滅性覆蓋,他以獨到手法揣摩Gabrielle Chanel手筆,事實證明此刻的香奈兒,已達到連創始人都望塵莫及的魔幻號召力。在「Karl For Ever」追思會之前,香奈兒連續第2年公布財報,2018年度營收跟2017年同期相比,大漲10.5%至98億歐元(約3500億元台幣),放眼當今業界,能跟此銷售規模互相抗衡的也只有LOUIS VUITTON。
2. T恤、官網列台北台灣 精品掀微博道歉潮
2019年夏季的精品圈深陷政治地雷區,8月中國網民發起名牌獵巫潮,開始糾察品牌官網或T恤設計將台港澳列為國家,接下來就發生「今天輪到誰秒跪謝罪」的劇碼,像是VERSACE、COACH、GIVENCHY、SWAROVSKI、CALVIN KLEIN、VALENTINO等,接連在微博發表道歉聲明,重申堅決維護中國領土完整。各品牌的中國代言人如楊冪、劉雯、易烊千璽等,零時差做切割,跟品牌解約以示神聖的愛國情操。
10月中旬,DIOR在杭州校園演說的簡報內容,出現一張中國地圖卻獨缺台灣,同樣在微博被圍剿,品牌緊急於半夜2時15分發表聲明:「個別迪奧員工的錯誤表述言論,絕不代表公司和品牌一如既往的中國立場!」向來優雅高冷的DIOR在道歉稿的遣詞用字,完全情深意切,「迪奧珍惜中國人民的情感、迪奧是中國的朋友,和14億中國人民同歡共祝新中國70華誕」、「迪奧對中國的誠摯熱愛之心無可置疑」。
3. Peter Lindbergh 74歲辭世 寫實黑白肖像成絕響
如果要用一張照片,代表90年代超模黃金盛世,那麼Peter Lindbergh為辛蒂克勞馥等5超模拍攝的1990年1月號英國版《VOGUE》封面,堪稱頭號代表作。這位時尚攝影大師於9月初以74歲之齡離世,身後留下一幅幅故事力道飽滿,又能穿透靈魂的黑白肖像大作,跟著他消失的是捨棄後製的零修圖功力,等同是一個真實記錄時尚的大時代謝幕了。
他出生於波蘭、成長於德國,90年代塑造出內斂又具情感厚度的影像風格,被視為是取代浮誇80年代最關鍵性的反撲人物。他的名言包括:「讓女性從對青春和完美的恐懼中解放,是當代攝影師的責任。」另有:「我從不修片,就算主角看起來很累又怎樣?她累且美麗著。」辛蒂克勞馥回憶大師這麼說:「他有自己理解燈光的方式,他喜歡陰天,也知道如何把光芒帶入主角眼中。」
4. 年度人氣王Daniel Lee BV業績漲又擒拿4座獎
2019年度人氣王,理所當然由BOTTEGA VENETA(BV)創意總監、33歲設計師Daniel Lee勝出。2月他才發表接掌BV的首場秀,12月「英國時尚大獎」便成功搜刮4座獎,風光極了。去年他對時尚圈來說還是個生面孔,憑藉過去1年幫BV營造的摩登簡約形象贏得滿堂彩,雲朵包(The Pouch)跟方頭鞋接連成為爆款。
從爆紅現象凸顯的事實,原來填補CELINE Phoebe Philo舊盛世的缺口,是一門好生意。Daniel的銳利乾淨筆觸,師承Phoebe的極簡風格,市場上找得到一堆Phoebe路線替代品,但論及面料等級、版型造詣,競爭者實力都太弱,BV註定出線。財報數字也佐證了BV旺盛氣勢,品牌2019年第3季度營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.8%,銷售額達2.84億歐元,約為99億元台幣。
5. LVMH兩度加碼吃下TIFFANY 豪氣價5千億台幣
《第凡內早餐》電影一開場,女星奧黛麗赫本在清晨盯著紐約第5大道的TIFFANY & CO.珠寶店櫥窗,吃著可頌配咖啡,她的優雅裝扮品味,加上描寫女人對鑽石珠寶的原始慾望之傳神,此景不僅是影史經典,也讓TIFFANY藍盒子傳奇在無形中深耕茁壯。
11月下旬,精品龍頭LVMH集團宣布以167億美元(約5095億元台幣)收購TIFFANY & CO.,豪氣手筆創下精品併購史上最高紀錄,超越同集團2011年以52億美元收購BVLGARI。不少財經分析師認為,LVMH從每股120美元、兩度加價至135美元全現金才娶親成功,溢價收購存在很大的疑問空間。但總歸來說,LVMH想跟Cartier、Van Cleef & Arpels隸屬的歷峯集團競爭,將TIFFANY納入囊中形成有力助攻,對於LVMH拓展美國的珠寶市場為一大利多。
以營收數字來看,LVMH旗下的寶格麗2018年總營收為41.23億歐元(約1402億元台幣),但其中美國市場營業額僅占9%;Tiffany 2018年總營收為44.4億美元(約1350億元台幣),美國市場占總額的39.6%,為寶格麗美國業績的4倍之多。
6. MET Gala精彩切題 「敢曝」秀瘋狂眾生相
MET Gala(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慈善晚宴)今年娛樂效果爆棚,紅毯主題從展覽「CAMP:Notes on Fashion」(敢曝:時尚筆記)而來,為了契合怪美浮誇的做作精髓,明星造型集體飛越外太空,將本屆整體成績推向近年之最,奇幻指數完全不輸給2011年主題「亞歷山大麥昆:野性之美」,及2015年主題「中國:鏡花水月」。
晚宴共同主席女神卡卡上演了歷時16.5分鐘的4度換裝秀,戲劇轉折是當晚No.1。另外,凱蒂佩芮的MOSCHINO水晶燈裝,伊薩米樂的奇幻7隻眼搭配BURBERRY曳地正裝,傑瑞德雷托提著自己的複製人頭搭配GUCCI鬼魅紅袍,瘋狂眾生相實在過癮。
明年MET Gala主題為「About Time: Fashion and Duration」(關於時間:時尚與雋永),主要合作品牌為LOUIS VUITTON,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ere將是共同策劃人,精彩度能否拚得上今年,2020年5月4日周一晚間便揭曉。
7. 維密秀24年曲終人散 性感天使不敵時代演進
億級年薪的超模們,奮力扛起狀似飛龍在天、異形或宗教法器的大翅膀,五官展露「全世界我最美」的選美式笑容,再加上一身不知所云的性感內衣,這些都是「維密秀」長年模式,也就是美國內衣品牌「維多利亞的祕密」(Victoria’s Secret) 固定11或12月的年度發表會。今年從維密天使爆料大秀被腰斬,到停止電視轉播,最後官宣停辦大秀,歹戲拖棚超過半年,終於可以跟它說句「慢走不送」。
1995年首次舉辦內衣秀,2001年維密秀首度電視轉播,曾創下全球1240萬收看人次,去年則為330萬人次。18年來女性主義抬頭,時裝潮流的性感定義已經翻新好幾輪,老是叫中性瀟灑的劉雯,穿上很多條累贅綁繩的Bra去挑逗觀眾,是件異常尷尬的事。視覺虐待如今主動屏蔽,謝天謝地。
8. 喜劇演員亂入CHANEL秀 行為藝術引正反兩極評價
數位傳播年代,每個人僅需5分鐘就可以紅遍全世界。現年28歲的法國YouTuber、喜劇演員Marie Benoliel,突然在10月香奈兒大皇宮秀謝幕時爬上伸展台,隨著模特兒群走一小段貓步,接下來的畫面,成為當季時裝周最廣為傳播的影像之一,超模Gigi Hadid當機立斷化身保全人員,強勢護送她下台。
在沒有秀票的情況下,她單憑一套媽媽的香奈兒斜紋軟呢套裝,加上跟核票人員交涉的上流演技,便成功闖關巴黎安檢最嚴格的香奈兒秀場。有人認同這是一齣行為藝術,也有人批評她的脫序行為是建立在破壞他人創作之上,她則說動機就只是好玩,連帶也酸了全場觀眾,「時裝就應該要歡樂有趣,但我覺得現在時尚不再帶來快樂,反倒讓人變得可笑又自以為是」。
9. 零售黑暗期! BARNEYS、Zac Posen、Forever 21破產
零售業敲起喪鐘,時尚不同領域代表都傳出破產憾事。老派時尚人去紐約的固定行程點──精品百貨BARNEYS NEW YORK,於8月正式聲請破產,網購衝擊實體店鋪銷售,賺的錢變少又等於全數奉獻給房東,讓這家擁有96年歷史的指標性奢侈品百貨也難挽頹勢。另一廂,以美人魚輪廓晚裝著稱的紐約設計師Zac Posen,11月無預警宣布個人品牌倒閉,即刻遣散全數60名員工。儘管他備受好萊塢女星青睞,無奈媒體名氣不等於銷售上的免死金牌。
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,繼全面退出台灣、中國、日本市場之後,9月底正式向法院聲請破產保護。品牌全盛時期的年銷售額超過1200億元台幣,簡言之,韓裔創辦人張東文的封閉式家族管理,受大型旗艦店租金拖垮,加上快時尚式微態勢,全列入衰敗主因。
10. 激情瞬間──翹臀珍美豔凍結VERSACE‧DRIES VAN NOTEN x LACROIX老英雄聯盟湧掌聲
9月時裝周,有兩個激情四射的瞬間。時刻一:「翹臀珍」珍妮佛羅培茲(Jennifer Lopez)在VERSACE米蘭秀突擊式壓軸,製造出年度秀場最大驚喜。1999年她穿上VERSACE叢林印花禮服現身葛萊美獎紅毯,開高衩的性感逼人氣勢,讓全球網友瘋狂搜尋照片,這事件促使Google開發圖片搜尋功能。過去20年歲月彷彿凍結,2019年她再穿上叢林印花禮服,依然美豔不可方物。
時刻二:比利時設計師Dries Van Noten想向1980年代訂製服盛世致敬,於是找來退出時尚界的一代華麗宗師Christian Lacroix,共同創作2020春夏女裝,並在巴黎秀上連袂謝幕。一種用老派浪漫情懷,對抗崩壞環境的美麗吶喊,罕見讓眾人放下手機,秀場長期消失的鼓掌聲,又再度熱烈起來。
年輕讀者看Christian Lacroix或許陌生,他在上個世紀以巴洛克宮廷、亞維儂豔麗色調、極繁主義等藝術手筆,成功打響個人品牌,由於難以跟商業操作妥協,於2009年宣布破產並退出時尚圈,投身設計戲服等創作領域。
Dries Van Noten對《紐約時報》提及,構思春夏系列時他想到全球亂象,進而懷念起1980、1990年代的訂製服美好年代,接著就出現了Christian名字。雙方從3月透過e-mail開始接觸,第一次在安特衛普工作室碰面,Christian見到準備就緒的緹花布、緞帶、斑馬面料等,開口道:「Dries,你不需要我。」對方回應:「但我非常需要你。」後來歷經7次會面,成就了集雙方功力的華美之作。Dries表示此次合作讓他受益良多,Christian則斬釘截鐵說:「一切很美妙,但這是我在時尚界的最終日了。」(薛佳甯/台北報導)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