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文人畫攝影 孫郡鏡頭下的時尚工筆畫
text / Yi-Chun photo / the web

中國攝影師孫郡,將時尚攝影呈現的猶如中國工筆畫一般。(翻攝自微博)

當中國經濟崛起,中國時尚圈也開始以箭步追趕與西方之間的落差,短短幾年,除了媒體越來越有發言權,其他領域也累積了不少大鳴大放的人才,其中,在時尚攝影的部分,孫郡可以說是崛起速度最快,也最具引影響力的其中一位。他的作品充斥著濃濃古色古香,畫面的留白與暈染開來的色彩,彷彿中國傳統工筆畫一般,模糊了攝影、繪畫;藝術、時尚之間的區別。
這樣的文化底蘊根深蒂固於孫郡的身體中,1978年出生於浙江紹興,從小就浸淫在古城的明媚風光中。由於鄰居剛好是國畫的畫師,讓孫郡從小就對繪畫產生興趣,寒暑假都在專門從事繪畫創作、交流的邵興書畫院度過,之後又一路進入西子湖畔的中國美院及附中學習。其中,以國畫的學習時間最長,山水、花鳥、人物都有接觸,之後又投入工筆的範疇。

但最終,孫郡並未停留在繪畫的世界,而是一股腦兒的撞進時尚攝影領域。2003年開始至今不過10多年,迅速抓住中國甚至世界的眼光。由於中國對於時尚攝影領域相對落後,孫郡坦言,在那個用底片拍照的年代,中國的時尚攝影還是以模仿國外的作品為主,從模特兒的姿勢到背景的鋪陳,誰看得多、模仿得越到位,那誰知名度就越高。但孫郡深厚的國畫底蘊,卻深深地影響著他的作品,透過光影與色彩模擬繪畫氛圍,讓他在一票新生代攝影師中獨樹一格。

孫郡回憶一開始的經歷,最初入行接的工作比較雜,其中包括給日系雜誌拍的照片,都不需要太突出的個人風格,乾淨就可以了。但時間一久,孫郡發現對於這種没有精神、内涵,纯粹只是美的作品感到厭惡,因此開始內省他最著迷的中國文化,包含文學與繪畫部分。在他早期的創作中,與服裝設計師好友吉承所合作的「與青春有關的日子」,可說是最早引起廣泛好評的作品,畫面中無處不見文化革命留下的痕跡,在柔和、仿舊的色彩詮釋下,彷彿真的回到了那個古老時光。

由於與上海設計師吉承的好友關係,雙方合作的形象廣告,完全跳脫了時尚攝影的商業本色,更像是孫郡自己的藝術創作。雙方的持續合作,從「西貢之戀」、「茶經」到「四月青花」等等,都讓人驚訝於原來源自西方的時尚影像,也能有如此中國式的詮釋,喚醒人們對各種中國文化的興趣與好奇。同時,孫郡融合中國題材與國畫風格的攝影特色,也成功吸引了更多時尚媒體的目光。

中國版<Harper’s Bazaar時尚芭莎>前資深時尚創意總監李暉,就是其中一位,雙方以時尚雜誌作為發表平台,開啟了一場歷時多年的中國美學復興運動。在這一連串的合作中,孫郡以「明月清風」、「生命清供」、「大音希聲」等,富含深意的題目為創作靈感,完成一系列與其說是攝影,不如說是工筆畫的作品。這樣的攝影風格,其實是孫郡自2011年開啟的藝術探索,定名為「新文人畫攝影」,將骨子裡的中國傳統美學基因,發揮的淋漓盡致。

不同於以往的手法,要完成這樣似繪畫又似照片的影像,絕對需要深厚的美學基礎。孫郡會將照片轉為黑白影像,再依照工筆畫手法,一揮一毫的幫照片進行手工上色、層疊渲染,這讓平均每幅作品的完成時間,至少上看20天。而完美的成果展現,讓人不禁發出讚嘆聲:這是畫出來的嗎?不過孫郡強調,手工上色部分除外,畫面中一切事物都是真實的。如果一張作品要在下雪時候拍,另一張要在牡丹花開時候拍,那就要等到對的季節才能完成,決不會發生桃花謝了,在樹上綁上桃花枝了事,或是運用Photoshop,將別張照片的東西移植而來的事情發生。

孫郡強調,繪畫是畫家經驗與想像力的產物,畫出來的不見得是當時所看到的。不過攝影的過程必須一氣呵成,畫面中所有的一切都要真實,每朵花都是真實開過,每個樹枝都是生命的軌跡。如果需要畫面中沒有的東西,例如石頭、桌椅,也必須找到最切合的元素,親自搬到現場。這讓每一個畫面的尋找,都像是一次探索與等待之旅。除了要先找到最適合的那座山、那棵樹,並找到最適合這個空間的裝飾元素,等待適當的季節與時機,最後按下快門。

其實這些細節如果不說出來,外人也很難會發覺。不過,這就如同藝術家該有的堅持,孫郡追求的,可不單單是美麗的畫面,而是整個過程。以作品「生命清供之雲煙飄渺」的拍攝為例,攝影師找到了絕美的岩石風景,並將原本是河流的部分覆滿了人為的煙霧,以營造雲霧繚繞的效果。模特兒則是要有人揹著過河才能站上目的地。就孫郡的說法而言,在那一刻,模特兒與環境之間產生了微妙的化學變化,很難用言語形容。也是因為這形而上的成分,一幅堪稱藝術的作品,最終才得以誕生。

不過這樣的堅持與時間,卻不符合商業攝影的成本,畢竟這是客戶導向工作,有些場景、造型與燈光,不見得符合孫郡所想,卻是客戶所需要,最終作品就成了折衷之下的產物。因此孫郡也坦言,現在商業案子接的越來越少,大約1個月1、2件,目的是為了支持工作室、攝影團隊以及自己的純藝術創作。而孫郡目前正在執行的,是一項名為「百花錄」的大製作,以100種中國花卉植物為主題,並找到與其氣質相近的人來搭配,一如林黛玉之於芙蓉,而憑據的,就是孫郡本身的藝術家直覺。由於孫郡的堅持,「百花錄」至今已拍攝3年仍未完成,並投入至少400萬人民幣,大約2000萬台幣。

而「新文人畫攝影」之後呢?這是一位藝術家所必須被問及的問題。孫郡表示,這系列作品完全是出於自己內心的感受,並沒有一個長遠計畫。並且由於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創造力、對事物的悟力與喜好,時刻都在變化,相信以後肯定會有新的想法出來。因此,那就盡情沉溺在孫郡所創造出,如繪畫般完美的影像,直到他找到新的方向為止。

本文字由 evoke 報導提供,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!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