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場深呼吸-如何排解工作壓力?
text/ 編輯/Sara Austin ,編譯撰文/曾麗茵; photo/ Photo by Chris Eckert; 11/08/2015

工作時間長、責任重大、情緒化的主管…都有可能讓妳的職場生活終日戰戰兢兢、壓力爆表。柯夢特地採訪了幾位女性,她們從事的工作,壓力都非同小可,讓我們看看她們如何突破壓力重圍,元氣滿滿地出門、開開心心地回家。
軍醫院外科住院醫師 Pansy Uberoi ,28歲
她每天凌晨4點起床,在美國陸軍醫學中心工作至少13個小時,負責治療從戰場受傷回來,或是退休的職業軍人。在手術室時,她要聽命於不同的醫師,「有時候會遇到非常咄咄逼人的主治醫師;有時候,又會遇到非常親切和善的醫師,永遠無法預測。」她說,「每天都非常考驗我的神經與信心。」由於是軍醫院,她本身隸屬於空軍,所以也必須遵守嚴格的軍紀並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。 抗壓之道:「要隨時告訴自己,要努力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來適應妳。」她說。此外,為了避免突發狀況,她會盡量住得離工作地點愈近愈好。她也會去新開的餐廳用餐、犒賞一下自己,並且上高級健身中心運動來釋放壓力。
職業高爾夫選手 Lexi Thompson,20歲
12歲時,她成為了有史以來打入美國女子公開賽的最年輕高爾夫球選手。而現在,她在世界高爾夫女子選手中排名第11,常常出國與年紀比她大、經驗比她豐富的職業選手們一較高下。雖然高爾夫被視為一般人紓解壓力的運動,但對她來說,愈高的期許意味著愈大的壓力,就像她比賽時,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竊竊私語:「她如果辦到了,就創了什麼紀錄,或是打破什麼歷史云云。」她強調:「比賽時,『頭腦』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,腎上腺素可幫助妳在許多運動項目中衝出好成績,但高爾夫剛好相反,妳一定要保持沉著冷靜。」
抗壓之道:「慢下來!」她說。所以她在比賽前會聽點輕音樂。她補充:「不管是走路的方式、呼吸的頻率等等,讓自己慢下來,才能抓到自己最輕鬆的節奏。」不要一直想著一定要贏,要告訴自己盡量以平常心應戰,她說:「雖然打高爾夫是我的興趣,但它剛好也是我的職業,所以調整好心態很重要。為自己而戰,而且從『心』而戰,這樣勝利的果實才會是甜美的。」
產科護士 Sam Feldmann,27歲
她任職於約翰霍普金斯醫院的高風險產科病房,負責照料高風險族群的孕婦。「有些病人也許這一秒還活著、下一秒就往生了,而且一走就是兩條生命」她說。有時才剛跟病人變熟,就要看著她被推去動緊急剖腹手術或是做子宮切除手術,比較不幸運的,推進去後就…。「心理上的情緒壓力,遠比生理上的負擔更可怕。」她說。 抗壓之道:遇到緊急情況時的快速反應非常重要,「我會先對自己說些打氣的話,告訴自己我很有經驗、我清楚該怎麼做等等…,然後快速進入角色,想辦法一步步去解決,不讓自己呆掉。」
體育主播 Courtney Fallon,28歲
身為體育頻道主播及場邊記者,她必須隨時在生理及心理上做好準備,她說:「一有消息傳來,我就要秒速準備好出發。」她覺得隨時被大家拿出來討論,讓她壓力特別大,「在體育圈,女人比較不容易受到重視。妳如果犯了錯,也常常會被放大。」她說。 抗壓之道:場邊記者沒有提詞機,妳當下的反應會忠實呈現在鏡頭面前,她說:「我的腦動得比我的嘴巴快,所以我會注意我的呼吸。」她會練習「4-7-8呼吸法」,先吸氣4秒、再憋氣7秒,接著用8秒呼氣來放鬆身心。如果她不小心犯錯了,她會藉由閱讀書籍或是跟朋友Facetime讓自己重新振作,她說:「低潮時,多跟樂觀的朋友往來,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沒那麼糟。」
創意總監 Lindsey King Summerlin,29歲
身為Deutsch公司的副創意總監,她常常要面對像是Nintendo、 Target這些願意砸大筆預算的一流公司,所以她的腦中隨時都要有新的想法,她說:「廣告業本來就非常競爭。」也因此,她必須不斷與客戶溝通,熬夜、天剛亮就出門這些事更是家常便飯。她說:「妳必須非常聰明,而且了解不同文化習俗,否則很快就會被別人超越。」 抗壓之道:如果情況每況愈下時,「我會先抱怨一番,對象有可能是我老公、同事,甚至是對我自己。」她回想起有一次,單單為了一個性格龜毛的廣告業主,就寫了60個文案,「我會提醒自己當初進入這行的初衷,告訴自己這個工作非常有趣,或是去看些我愛的廣告,讓自己笑一笑。心情愉悅時才會有好的想法,如果持續讓負面情緒發酵,情況反而會更糟。」
昇恆昌營運副理 Annie Chang,43歲
她主要負責禮賓及餐飲兩個部分,每天接觸的都是各國政商名流,她說:「我追求的不是責任感,而是使命感,是一種把工作當成事業,並且不斷超越的責任。」由於接待客群是所謂的VVIP,除了加強自己能力、自費進修並拿下國際禮賓接待乙級證書外,她也培養了細微的觀察力,「隨時都要準備接下不同的變化球,」她說。縱使接下時有時不安、有時不悅,但永遠回答「沒問題」,然後馬上完成指令就是了。久了反而發現,這些挑戰全轉換成了成就感。 抗壓之道:她的紓壓方式很簡單,就是每天慢跑。而且跑步時不戴耳機,讓自己能與自己的呼吸更為貼近,也趁這個時間釐清自己思緒,把負面能量釋放,而且一次跑得比一次遠,這種戰勝自己的感覺很棒,也讓原本有失眠困擾的她不藥而癒。此外,她也很喜歡一個人的輕旅行,避開人潮,到不熟的地方探險、放空、重新找回最真的自己。
檢察官 Kimberley Chien,31歲
每天工作面對的就是犯罪,在證據的認定上,除了客觀的依據,很多時候還必須憑空或是靠著經驗推論,有時更要面對當事人所給的壓力,甚至對著她說:「妳怎麼會懂我們的痛苦?」此外,搜尋證據的過程中必須與法醫、調查員、警員等密切配合,尤其死亡案件時,家屬情緒通常會非常激動。當然,工作時接觸的領域包羅萬象,像是醫療案件、工程弊案、食品安全等都牽涉到非常專業的領域,這時除了函請政府單位並尋求專家協助外,也要強迫自己學習,並快速進入狀況。很多時候,除了會受到媒體的關注壓力,更不可讓自己被當事人牽著走,而影響了判斷。 抗壓之道:由於先生是警官,他非常清楚這個行業為難的地方,有時會給予方向並且互相扶持,家人可說是非常強大的支持力量。閒暇時候,她很喜歡上拳擊有氧課,因為可以到處亂踢,揮汗之餘還可幫助肢體放鬆,把壓力通通宣洩出來。
旅行社領隊 張勻宥,32歲
出團期間各種不同的狀況都有可能發生,也隨時會處於不同的壓力狀態,她說:「當二、三十個人全部盯著妳時,沒有人可以幫你,只能一切靠自己。」而且就算做了百分百的準備,也難保不會有意外發生,像是機票超賣、飛機延遲、飯店客滿、客人被扒、與司機或導遊意見相左等等,都是工作時隨時會遇到的問題。 抗壓之道:面對及正視壓力才是抒發壓力的最好方式,先沈澱後找出壓力來源,嘗試把負面訊息轉為正面,只要清楚轉達發生的事情及解決方案,並果斷迅速處理,客人通常都能理解。不管怎樣,告訴自己已經做了最大努力,快速整理情緒並轉身微笑繼續下一個行程,領隊的首要任務,就是帶給大家歡笑。
資深護理師 趙玉婷,31歲
她任職於綜合外科病房,平常一人大約照顧7床病人,不過有些醫院由於人力短缺問題,有時一人要照顧10床以上病人,工作並不輕鬆。她猶記剛入行時,有次曾經從早上7點忙到晚上11點,才赫然發現自己完全沒吃飯也沒上到廁所,不過對多數護理人員而言,主要壓力並非工作內容,而是來自於人,由於他們與病人最為貼近,很多時候會被當成出氣筒,甚至受到家屬的冷嘲熱諷,有次同事甚至還被說成是「薪水比較高的傭人」,這種情況下,工作熱忱確實很容易被澆熄。 抗壓之道:初入行時由於動作比較慢,每天忙到很晚下班不說,由於照顧的是「生命」,壓力會特別大,這時就會找護理長或是學姊吃飯,把問題說出來,必要時調整不同班別。找相同背景的人訴苦,最容易有共鳴,也最能有效解決問題。
中英韓口譯 Gin Fung,33歲
她平常接的多是中韓的逐步口譯案子,包括各式記者會、舞台劇、藝人演唱會、電影座談會等等。口譯最挑戰的,在於它跨足很多領域,除了語言,更有著技術上、文化上等等隔閡,例如不久前,她剛接了一個Samsung的相機新品發表會,發表會中就充斥著各式最新技術的專有名詞,翻譯前除了要開會、下功夫了解各種原理,臨場反應也非常重要。如果是藝術性強的產業,導演或小說家更常常會表達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,翻譯起來非常考驗腦力。有時一忙起來,連胃口都沒有。 抗壓之道:她本身興趣廣泛,滑雪、射箭、溜冰、游泳等,對她來說都是很好的紓壓方式。此外,尤其是對隨時充滿挑戰的口譯員來說,充實自己很重要,「妳懂得愈多,就愈不會害怕被問倒」她說。生活中要隨時保持好奇心,尤其是學習語言時,從起床睜開眼到上床睡覺,眼睛所看到的所有東西都要試著以第二語言說一次,不懂就問、沒人問就查,累積一定實力後,面對挑戰自然更能游刃有餘。
>>春夏趨勢 火熱報到
>>What?Gucci創意總監Frida Giannini提前走人!
>>時尚生活領航者 發行人的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