暗黑《時尚代價》 揭開平價時尚的真實成本


「你猜猜這件多少錢?」看著剛血拼完的妹妹手上拿著一件頗具設計感的皮衣,我在心裡思考了一下,說出:「兩千四?」「錯!不到一千塊喔!才八百耶!」對方歡天喜地的笑著、揮舞著戰利品,腳邊擺著的是一大袋黃色的紙帶,「還有這件!我本來在考慮要買皮衣還是風衣,但都好便宜我就都買了!」
看著一大袋國際品牌的最新款式,在沒有促銷出清的檔期,竟然能以如此低廉的價格來到消費者手中,扣除中間不論是生產、原料、設計的成本,到底能賺多少錢?當我們在驚艷forever 21、H&M、ZARA時尚新穎的設計卻便宜的價格時,竟從來沒思考過,這些低價成衣背後的製造過程及生產成本。
近年跨國品牌陸續登陸台灣,從第一間Uniqlo,第一間Gap,到今年進軍信義區的forever 21及H&M,人們在開幕期間熱絡的排隊現象,迄今仍記憶猶新,這時我們該思考的,是與有榮焉地認為台灣日漸國際化了?還是想到跨國企業的進駐及擴張背後的新殖民主義?到底什麼時候速食文化已經觸及時尚產業,形成了「快速時尚(Fast fashion)」?
在求快求效率的「快速時尚」現象之下,知名跨國服飾企業1分鐘可以製造1萬8千件衣服,從設計→打版→製作成衣→店鋪上架,只需2週,而新品配送至台灣只需36至48小時。但在同一時間,孟加拉、柬埔寨等勞力輸出國,廉價的女工正一天工作18個小時來應付龐大的需求,一天卻只拿著2塊美金的微薄薪資,遠低於她只花幾分鐘就能生產的一件衣服的價格。
東南亞國家廠商,為了爭取到跨國企業的訂單,竭盡所能地壓低成本,因廠商若無法做到跨國企業要求的低價供應,他們便拍拍屁股走人,尋找下一個更低廉的勞力輸出國,最後形成層層剝削的局面。代工廠業主逼迫勞工在環境惡劣、安全堪慮的工廠超時工作,絲毫沒有人權的保障,雖然部分勞工曾試圖領導工會,爭取基本待遇和更好的工作環境,結果反被廠方關起來痛毆,柬埔寨更發生了為爭取5美元的基本工資,而爆發抗議,造成5個人在鎮壓中身亡....《閱讀全文》
by 黃慧瑜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