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錶誌】丁春誠藏錶人生暫喊停 為藝術「犧牲」省下錢來買隕石
腕錶是時間存在的具象,封存著生命記憶的軌跡,謙稱還沒達到「藏家」等級的丁春誠,現有的10只手錶,皆是不同人生階段狀態的延伸。在他手上,分秒不再是拆解指針、輪系所引導的科學行為,而是如呼吸般與身體融為一氣的日常品味。
點開丁春誠的IG,不難看出他近幾年在藝術領域的投入,自稱崇尚極簡主義的他,現在對除了藝術品以外的生活相關用品,均秉持著「夠用就好」的主張,以至於他在每次動念想要購入新錶時,都得歷經反覆思量後才能下手。「我和錶的連結,還是回到搭配的狀態,或是會使用它的狀態」,像是他在7、8年前買給自己的勞力士(ROLEX)Deepsea腕錶,即是為了當時熱衷潛水運動的投資。
/cloudfront-ap-northeast-1.images.arcpublishing.com/appledaily/6Z6NYUI4ABGXLDR5GA3FOG5KG4.jpg)
正如同每位藝術家具備的充沛想像力,丁春誠為他的每只藏錶都鋪設好了1個或多個適合登台的場景,防水功能可達3900米的勞力士經典Deepsea,可以在水底酷帥拍照(甚至可以傳給下一代);天梭(TISSOT)的Heritage 1973系列復刻計時腕錶,則是營造夏日情懷的利器,以賽車為靈感的設計,配上短褲、Polo衫和一頭亂亂的髮型,強制輸出懷舊優雅的隨興氛圍。
而他近1年內剛入手的FRANCK MULLER Vanguard系列大3針日曆鈦金屬自動腕錶,也是天時地利人和下促成的結果。他透露早在5、6年前,就因看到1只由Bamford Watch Department操刀的改裝錶,萌生了想收藏全黑腕錶的欲望,直到遇見這只FRANCK MULLER,才實現了一直擺在心底的願望。「我不怕買不到,你想要的東西一定買得到,只是時間的問題,是不是最好的Timing(時機),時間到了,自然而然就會想擁有這個東西」,他一派輕鬆地說道。
至於有沒有相中下個收藏目標?正積極籌備藝術展的他,表示現在把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注於創作當中,令他不得不在花錢上格外謹慎,他略賣關子地笑說:「我都把錢拿去買隕石了!」他隨後解釋道,因為接下來的創作跟天然的東西有關,蘊含來自未知之境、未知文明的概念,所以才會試著想要透過隕石去了解。
儘管藝術創作掛帥,但他仍忍不住透露希望未來自己收藏的每只錶,都可以親自參與設計,或是選擇直接用現有的藏錶改裝、客製,未嘗不是維持新鮮感的方式。他本來每隔一段時間到歐洲出差時,就會趁機赴倫敦一家專門店中為愛錶替換錶帶,量身訂製的錶帶上只留1個孔洞的細節,亦彰顯了獨一無二的專屬感,「不一定要買新的手錶,看你怎麼樣把這只手錶變成自己的」。
/cloudfront-ap-northeast-1.images.arcpublishing.com/appledaily/6YBLXRT2IRDVVLWRQN7PAF7CPI.jpg)
綜觀丁春誠的藏錶之路,實無太多「學術」層面的大道理,體現更多的是他對自我當下處境的咀嚼。當藏錶成為1種收藏自我的方式,那麼數量及品項早已不是重點,要如何在其中找到專屬於「我」的情感定義,才是教人耐人尋味、流連忘返的關鍵。(陳張眾/台北報導)